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赚钱的门路和点子,只是你不善于去发现。发现了也不愿意去做,做了也未必能坚持。就比如在华强北,一部二手手机,拿货90元,有人转手挂闲鱼上就卖150元,淘宝上卖价200元,还是同样的手机,在某某直播间里却被炒到350元。
同样在赛格电子楼里,一台搬砖主机批发价只要120元,而地下城的主播包技术指导,16台为一组,要价16800元,同学们,知道什么是割韭菜吗?如果割韭菜有段位上面的应该算是王者了吧。高耸云端的电子大厦里,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档口,一台笔记本,一部手机,几件样品,却做着月流水200W以上的电商生意,而租金才一月2W。暴利程度无法想象。
黑五类
拿电商平台来说:


第一种模式:
如果自己拿货,最终净利润也就在20%-30%运费,退货率,广告费,人员工资,出评补单成本…也就是卖一单赚5元左右,你算算能卖几单?
第二种模式:
圈内最普遍的都是这种玩法。供应链代发,自己只负责推广,分佣比例在70%左右。但是售价在29.9元-39.9元左右,不如前者好卖。推广渠道一般是快手、拼多多、抖音。结算基本都是次日线下。
去年在秦岭玩的时候,有个小兄弟做的是本命佛挂件。在快手做,从开始的视频带货到无人直播间带货。工作室五个人,400台手机,当时那个月到手15万左右。但平台一直在打压,引流策略和号源一直让人头疼。没镰刀吹的那么容易。
第三种模式:
自己做供应链,这个需要有大量资金、选品能力、优秀的达人。没接触过,不做解读。黑五类这玩意,看似门槛不高,但其实是个大坑。即使你具备强大选品能力,供应链优势,运营技术,那这种品也持续不了多久。你还要持续开发新品,并和平台斗智斗勇。其实电商毛利70%以上的品类不计其数。